为贯彻落实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精神,6月28日,"2025侨文化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和“侨文化周边传播论坛”“数字出版与国际传播论坛”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50余位学者及海外华人媒体的代表应邀参加了论坛,并就如何提升侨文化的周边传播力、全球传播力和影响力”等主题展开了多视角、多维度的深入研讨。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万安伦教授主持了论坛的主题演讲。
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陆彩荣在上午的主题发言中认为,2025年4月召开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充分证明和强调了“周边”的重要性。“周边工作”包括中国周边外交、周边经济、周边文化和周边传播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周边理论研究必须跟上。周边传播理论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能够被任何个人、企业、城市和国家所接受,对华侨在海外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潜移默化的指导意义。
北京大学周边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教授在主题发言中说,周边传播理论是求真、向善、择优、趋同的本土理论。其中的“飞地传播”和“三体传播”等原理可以为华侨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提供方法论的启示。
福建师范大学袁勇麟教授探讨了周边传播视域下马来西亚华人青年的族群认同与建构问题。华侨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魏玉山就如何构建多渠道、立体化的对外传播渠道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谢清果教授就如何在历史传承中铸牢海外侨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言献策。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欧明俊教授运用周边传播理论,对如何推动海外侨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出了具体的路径。华侨大学副校长林宏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周蔚华教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琳琳教授、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桂亭教授、潘文年教授、陈庆妃教授、何军民教授和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岩教授、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执行院长李德升教授、上海理工大学杨庆国教授、香港恒生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曹旨言教授和菲律宾华商纵横传媒社长黄栋星、世界华文媒体传媒协会副主席王运丰、印尼《丁见印尼纪事》主编丁剑、 新加坡创客控股有限公司华文媒体董事长龙妮妮、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总编辑罗依薇、马来西亚全媒体中心社长刘丽荣、 印尼寰宇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李潇雅等,也从各个角度在当天的论坛上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
论坛开幕式上,华侨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产学研联合行动倡议和《媒介东盟》系列丛书研究计划同步发布。本次论坛已经显现出,在国内很多新闻传播院校为千篇一律的同质化研究而苦恼的时候,华侨大学的新闻传播研究至少己经瞄准了四个特色鲜明的方向:侨文化周边传播、闽南文化周边传播、客家文化周边传播和对台传播。
文|周边传播网记者董舒文、金培、郑珊珊
编辑|董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