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局势加剧背后的国际算计

陆地
2025-05-07
来源:

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26人丧生、数人受伤。印方在未经任何调查、未提供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一口咬定巴基斯坦与袭击有关联,并立即次日(23日宣布一系列针对巴基斯坦的措施,包括“降级”印巴关系,暂停执行印巴1960年签订的《印度河用水条约》、关闭边境口岸、驱逐巴方人员等。巴基斯坦随后宣布了一系列对印反制举措。4月24日晚,印巴两军在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发生小规模交火4月26日,印度在未发出预警的情况下给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乌里大坝放水,导致巴控克什米尔地区陷入混乱28日,巴国防部长阿西夫表示,巴印局势可能升级4月29日晚,印度总理莫迪与国防、安全、军事等机构的高层举行会议。莫迪在会上授权印度武装力量拥有“完全的行动自由”来决定任何军事反应的方式、目标和时间。4月30日,巴新闻与广播部长称根据“可靠情报”,印度将在“24-36小时内”对巴发动战争日,印度当局宣布即日起至5月23日对巴基斯坦航空公司和军用飞机关闭领空。5月3日,印度宣布暂停自巴基斯坦入境邮件、包裹的空运及陆运收发。5月4日,巴基斯坦宣布禁止与印度的进口贸易,并呼吁中美俄参与调查此次袭击事件。5月7日凌晨,印度不宣而战,大批导弹袭击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巴方立即回击,已宣称击落印度6架先进战机。一时间,印巴两个核大国的上空战云密布,联合国和中美俄以及周边国家都纷纷呼吁双方克制降温,和谈解决问题。

老实说,这个袭击事件只是印巴这两个民族交错、宗教冲突、政治对立的两国之间每年发生的众多袭击事件之一。那么,印度为何对这次袭击反应如此迅速、激烈并做出不惜一战的样子呢?其实,这次袭击虽然是个偶发事件,但来得正是“时候”,客观上帮莫迪“解了套”。为何这样说呢?

一解俄罗斯的“邀请套”。

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的二次大战80周年胜利阅兵日,也是俄罗斯借机邀请一些“友好国家”的领导人聚会、展示未被国际孤立的好时机。作为俄罗斯传统的“友好国家”和军工老客户,印度总理莫迪自然在邀请之列。尽管早在3月就接到了普京总统的邀请,但莫迪去不去一直没给莫斯科明确的答复,因为他非常为难。去,必然得罪美国和欧盟,尤其是正在和美国谈判削减关税的当口;不去,没有合适借口,必然得罪“老朋友”普京,印度还指望廉价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和S400防空导弹呢。正在犯难,克什米尔袭击游客的事件发生了,智商情商在线的莫迪老仙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解套”机会,于是,小题大作,做出一副和巴基斯坦大打出手的样子。装了几天后,4月30日,印度终于通知俄罗斯,说由于印巴大战一触即发,莫迪5月9日不能去莫斯科参加“胜利日”大会了,改派国防部长去。过了两天,又说国防部长也去不了,改派副部长去了(其实完全可以派外交部长苏杰生或穆尔穆总统去)。了解了莫迪不愿得罪美俄任何一方、想左右逢源得好处这个背景,就知道印度这次为何如此“强硬”、持续采取措施给印巴紧张局势加温的“小算盘”了。

二解美国的“关税套”。

面对特朗普对全球包括“友好国家”和“盟友”普遍增收的进口关税,印度一直想买好美国,争个被减免或豁免的“例外”。于是,印度迅速邀请妻子是印度裔的美国副总统万斯4月21日访印。地球人都知道,在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全球贸易和产业链面临深度重塑的敏感时刻,特朗普派万斯访问印度就是试图通过深化美印战略关系,遏制打压中国。一个想减免关税,一个想拉印遏华,双方一拍即合。如果印度能利用这次袭击事件打击一下中国的“铁杆”巴基斯坦,加剧一下中国的“周边”局势,虽然无伤中国大雅,但是,让中国在面临美国关税战的同时“分分心”“闹闹心”的目的还是能达到的,而借着这次袭击不去莫斯科,名正言顺,既让美欧高兴,又让普京“有苦难言”,真是一箭四雕,妙不可言。

鉴于此,中国对此次袭击事件和印巴局势,不必太在意,更不要分心分力(巴基斯坦也不用担心),冷眼旁观就好。5月9日俄罗斯二战80周年胜利日纪念活动一结束,印巴局势就会迅速降温。两个核国家,背后各有势力,岂会轻易言打?大国之间的国际关系就是“际关戏”。在合适的时间“”口、利用一切“合适”的事件、在国际舞台上演一场大“”。只是有的人看不明白,不知是戏,随人节拍跳舞应招,甚至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莫迪是印度独立以来最大的政治“戏精”,既会“导”,又会“演”,算得上国际“名角”。中国能看懂看透他玩的把戏,希望俄罗斯也不要入戏太深,早日看透貌合神离的莫迪。


作者陆地系北京大学周边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